近日,科技部公布了一批2019年度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名单,由我校地理科学学部张强教授牵头申请的“不同温升情景下区域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项目批准号为2019YFA0606900,2019年11月启动实施,周期5年,资助经费888.00万元。该项目依托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单位包括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高校与科研单位。
全球变暖导致的气象灾害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决定了该区域气象灾害频发,是世界典型的“气候脆弱区”。据统计,由不良天气引发的气象灾害占中国所有自然灾害的70%以上,我国每年仅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大约达4亿人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3%。《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三五”规划》明确从科学方面支持面向决策、规划、降低气候风险及适应管理方面的研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气象灾害的演变规律及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己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深入研究不同温升情景下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机制,预估不同温升情景下(2.0°C及以上)区域气象灾害风险,有利于提高国家对气候变化的综合应对及防范能力,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不同温升情景下区域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旨在阐明气象灾害对典型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和传导机制;构建区域极端气候事件模拟与灾害风险预估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评估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社会经济风险及变化;研发灾害风险预估数据集和产品共享平台;全面提升不同温升情景下区域气象灾害风险预估与综合防范能力。关键科学问题包括阐明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辨识与传导机制、明晰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演化耦合机制与反馈效应、预估不同温升情景下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模拟建模技术、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量化建模技术、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降尺度技术、区域极端气候事件智能识别与情景模拟技术、区域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建模与时空多维可视化技术。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创建于2014年12月国务院制定出台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文件,整合归并了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等诸多原有的科技计划项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遵循研发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计了诸多目标明确且具有针对性的项目任务和课题,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到5年,结合了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示范、产业化,反映出了顶层设计、跨部门、跨行业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