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17级硕士研究生余慧倩在《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17年IF=3.982)在线发表了题为“Multisource data based agricultural drought monitoring and agricultural loss in China”的研究文章。
文章利用2000-2014年MOD13A3和MOD16A2数据集,构建了基于NDVI和ET/PET的DSI(Drought Severity Index)干旱强度指数,运用MMK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系统探讨了基于DSI指数的中国干旱时空特征及DSI监测的受旱面积与农作物实际受灾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DSI干旱指数能很好的反映中国干旱时空演变过程,适用于中国干旱监测和预警;进入21世纪以来,2000、2001、2007、2009年中国均发生大范围的严重干旱,虽然近几年干旱分布范围有所缩小,但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更为突出;从空间分布来看,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是干旱多发区域,干旱发生频率高,旱灾灾情严重;东北、华北、西南等区域干旱化趋势明显,其中新疆和西藏部分地区干旱化趋势显著。基于DSI的中国干旱面积与农作物实际旱灾受灾面积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DSI检测与估计的中国干旱受灾面积能够反映中国农作物干旱受灾情况,表明DSI可用于中国农业干旱灾害评估研究,为中国干旱实时监测和预警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